养鹿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,涵盖场地规划、饲料供应、环境规范及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:
一、场地选择与建设
1、地形地势
鹿场应选地势高燥、向阳、坡度≤5°的沙质或砂石土地带,山区需避风且排水良好。圈舍需背风建设,地面需坚实或铺设砖石以防泥泞,运动场每头鹿面积≥8-10㎡,鹿舍内每头≥2-3㎡。
2、功能区划分
养殖区需划分生产区(鹿舍、饲料库等)、辅助区(青贮窖、粗饲料棚)、管理区及生活区,各区间距≥200米,青贮窖与粪场需设于上风向,避免污染。
二、饲料供应
1、饲料需求
圈养梅花鹿:每头年需精饲料350-400公斤(玉米、豆饼为主)、粗饲料1200-2000公斤(秸秆、青草等),山区或牧草丰富区可减少精饲料用量30%-40%。
繁殖期调整:配种期公鹿需增加谷物比例至70%;妊娠母鹿精料中蛋白质占比30%-35%。
2、饲料配方
仔鹿:玉米35%、豆粕27%、棉粕12%。
哺乳母鹿:玉米37%、豆粕20%,补充维生素及益生菌。
三、水源与环境
1、水质要求
需勘测地下水位及自然水源,水质需通过理化及微生物检测,无机盐含量符合标准,枯水期水量需满足生产生活需求,避免使用地表污染水源。
2、环境隔离
鹿场需距居民区≥3千米,远离工矿区、畜牧污染区及交通主干道(公路1-1.5千米,铁路5-10千米),电力供应稳定。
四、许可与技术管理
1、养殖许可
养殖梅花鹿需办理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》及《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》,确保合法经营。
2、饲养规范
分群管理:公母鹿分群,妊娠母鹿单独圈养,配种期需专人看管防斗殴。
定时定量:精料每日2-3次,粗饲料自由采食,配种期、产茸期增加营养。
五、繁殖与健康管理
1、繁殖条件
梅花鹿2.5岁起可配种,母鹿妊娠期230-250天,哺乳期需高蛋白饲料(豆饼占65%-75%),仔鹿出生后需及时清理粘液并喂初乳。
2、疾病防控
定期清扫消毒圈舍,冬季加强运动增强体质,夏季注意防暑降温,产房需保暖且独立设置。
|